前段时间,一个日本5岁女孩被父母虐待致死的新闻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明明是父母的过错,可怜的孩子却把这一切痛苦都归在自己身上。
都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有妈的孩子像块宝……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每天战战兢兢地活在父母身边,父母本该是世界上最亲近的人,竟成了孩子痛苦的源头。很多父母认为,让孩子吃饱穿暖,教给孩子规矩,让孩子好好学习,长大考上好大学,有份好工作就是对孩子尽到责任了。事实上,父母首先给孩子的,应该是安全感。没有充足的安全感做基础,孩子的发展不过是镜花水月,最终一场空。
为什么这么说?先给大家看一个心理学上著名的恒河猴实验。美国心理学家哈洛,把刚出生的婴猴从出生第一天起同母亲分离,分别给它两个替代妈妈——挂着奶瓶的铁丝妈妈和没有奶瓶的布料妈妈。虽然婴猴和铁丝妈妈在一起时有奶喝,但它宁愿不喝奶也要和布料妈妈在一起。因此,哈洛认为,身体接触对婴猴的发展起到的作用要超过哺乳。
为人父母的责任,绝不仅是让孩子吃饱穿暖、好好学习这么简单,给孩子安全感是第一要务。自体心理学创始人科胡特认为,个体人格的发展是在和父母的早期互动关系中形成的,亲子间的互动模式造就了婴儿的自我观。通过这种日复一日的互动模式。
可是,孩子天天在担惊受怕中察言观色,如何形成稳定的自我?一个真正的小孩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可以从海桑的诗《一个小小孩儿》中找到答案:一个小小孩,如果他干干净净衣帽整齐,如果他一开口便是叔叔阿姨好,阿姨再见你好,如果他四岁就能让梨,这又有什么意义。
带孩子在游乐场玩的时候,经常见到因为孩子之间抢玩具而双方父母大打出手的情景。许多父母见不得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受一点欺负,而自己却在家对孩子进行棍棒教育。父母最喜欢听话的乖孩子,却不知道自己无形中正在培养一个任由别人捏的软柿子,这个孩子将来在学校或社会上更容易成为被霸凌的对象。
教育学者尹建莉说过:“霸凌发生的唯一原因,是一个人的恨意和另一个人的懦弱遇到一起,两个条件缺一不可。恨意与懦弱表现相反,成因相同,都是父母对孩子的各种不认可和限制所致。施暴者的父母本身往往直接表现出人渣品质,是坏榜样;受害者的父母则可能品行端正,其过失在于太想做好,从而对孩子有太多的规范与要求。”
比如,孩子打碎了一个玻璃杯,如果第一时间是看父母脸色,说明孩子的安全感可能已经受到一些伤害;如果是觉得杯子碎了很难过,而没有把关注点放在看父母脸色上,说明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安全的、可信赖的,孩子不必把能量耗费在讨好父母身上。
在电影《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松子的作家男友离开世界前的最后一句话是:“生而为人,我很抱歉。”松子也曾在墙壁上写下这句话。他们的一生都在渴望爱、渴望被爱,尤其是松子,在小心翼翼地付出和讨好中走完了自己坎坷曲折的一生。
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一生都在寻寻觅觅,希望找到那个能看到TA内心的人,渴望得到一句肯定,却往往都会失败。因为,他们不知道,真正的安全感,其实在自己心里,而不是靠别人给予。安全感,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重要的一份礼物,也是独一无二的、别人无法取代的礼物。让孩子活得缺乏安全感,就是父母******的失职。当父母没有学会自我觉察和自我成长,没有办法面对自己的痛苦时,就会把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因为孩子天然地爱父母,愿意牺牲自己成全父母,成为父母情绪垃圾的收纳箱。“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作为父母,我们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为孩子遮风挡雨,但是我们可以给孩子充足的安全感。有了安全感做铠甲,孩子就会有强大的内心,任凭风吹雨打也会勇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