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文章

心理文章

你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心理文章

其实讨好型人格也是一种施暴
时间:2022-07-03 作者:管理员

讨好型人格的人一直容易被可怜,因为他们的逻辑思维方式实在是太惨不忍睹了。

 

他们总是很卑微,而且十分害怕担心自己没能照顾好其他人的感受。

 

具体表现就是不能拒绝,因为拒绝就会伤害别人;不能提要求,提了别人会不开心;不能做错,做错别人会生气;害怕冲突,冲突别人就会不高兴;委屈一定要自己受,不能让别人受。

 

总之,他们十分的玻璃心,但这种玻璃心也是让人又怜又恨。恨其不争,怜其卑微。

 

而讨好型人格的人通常会给自己预设一个潜意识的逻辑:我生来就欠别人的。

 

因此,在各种人际关系中,讨好型人格者认为自己只有付出、妥协、委屈、忍耐。照顾好别人才能平衡掉亏欠感,才能与人正常交往。他们表示只有自己增加付出才能与人平等。

 

他们给自己的观点是我不值得别人的爱,只有我让你觉得舒服了,你才会觉得我有被爱的价值。

 

这个逻辑很病态吧?甚至仿佛完全失去了自我,只不过这个逻辑也不是无中生有的。具体细究的话,跟早年间父母对这类人的态度有关,而父母的态度和教育方式给了这类人一个信号:你活着就是欠我们的。

 

很多人会觉得惊奇,为什么自己的孩子会被父母植入这种信号?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卑微吗
?其实排除掉一些对孩子抱有某种仇恨的想法的父母,其实绝大多数的父母都没想到过自己的言行会给孩子植入这样的信号。

 

那他们都做了什么呢?

 

他们会对孩子发脾气、恐吓、威胁、情绪化,处于随时被抛弃的边缘里;使孩子知道只有自己委屈、隐忍才能让父母爱自己。而父母们也会加强暗示:你只有学习好,才会被爱;你只有什么都不想买,才会被爱、你只有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才能被爱;甚至父母说什么你做什么才能被爱。

 

而从小被这样对待的孩子,他们会深刻的秉持这个逻辑带入到与他人的人际关系中。自我意识就带着这样的信号发展形成了讨好型人格。

 

在讨好型人格者的眼里,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也看不到自己强大的地方。他们觉得自己一点都不值得对方重视或者留恋,对方会随意离开自己。

 

不过接下来要说的就是,讨好型人格不仅有只讨好的一面,也有施暴者的一面。

 

在某些情境下,讨好型人格者会要求他人讨好和伺候自己。当对方没有按照他们的逻辑和预期来照顾自己时,他们就会暴怒并使用暴力。

这种反转通常发生在讨好型人格者有了某些底气之后,他们会将自己翻转放在主位,会要求别人想仆人一样满足自己,谦让自己。一旦不从就会非常粗暴的对待他人。

 

他们有理所当然的被照顾感,这时候他们的逻辑就不再是我欠你的,我比你低等;而是转变成了你欠我的,你比我低等。

 

尤其是讨好型人格者在自己付出了很多之后,他们就会开始觉得我对你怎么样你也应该对我怎么样。

 

讨好型人格者的每一次付出、牺牲、忍让都会变成理所当然向他人索要偿还的资本,当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他们就会变得计较、控制欲望强烈、要求自己被特殊对待。

 

特别是在亲密关系之间,这种情况会尤为突出。

 

比如孩子会认为你们生了我就应该对我负责;父母会认为我生你出来供你吃供你喝,让你吃饱穿暖,你就是欠我的等等等等。

 

因此,他们的讨好的那一面有多么的卑微和强烈,两极反转之后他们的暴躁和怨恨就会有多强烈。

 

但是他人通常无法做到讨好型人格者的那种讨好,因此讨好型人格者就会充满怨恨和暴虐。

 

最后,如果你身边有讨好型人格者,那么你千万不要心安理得的接受他们的付出。因为他们的付出就像信用卡,当额度透支时他们会连本带利的向你讨要偿还,如果你满足不了他们,他们就会非常暴虐的对待你。

 

而如果你自己就是一个讨好型人格者,那么你必须要知道别人是不欠你的,而你,也不欠别人的。你的付出是有选择性的,你可以不用隐忍着付出,委屈着付出,一定要学会拒绝。

 

力所能及的就帮,超出能力范围的就拒绝。只有自己把自己放在与别人平等的位置上,不去做仆人,去掉主仆思想,才能在人际关系面前得到真正的尊重,和尊重他人。

 

不卑不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