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问一下家长们孩子什么时候最让人头疼,我相信99%的家长一定会说叛逆期的孩子。因为叛逆期的孩子既听不进道理,打了还记仇,似乎软硬不吃。
所以家长们总是在想个法子好好的“修理”下自家孩子。
但实际上,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叛逆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叛逆期也不过是暂时的。经过了叛逆期,才会变得更加成熟,成为一个讲理的人。
只不过,应对叛逆期的家长要尤为注意教育方式,否则极有可能导致孩子对父母产生终身的反目成仇。
曾经有一篇名为《少年》的文章,讲的是一个17岁的孩子虽然还是满脸的稚气,但是壮硕的体格已经俨然是一名成年人的模样。
他十分叛逆,父母对此也颇为无策。直到后来有一天,父亲和少年促膝谈心,询问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少年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不再是受父母操控的棋子,他想要他自己所想的生活。于是父亲问他想如何寻找,少年表示想离开父母的遮蔽,寻找自己的坐标。
于是父亲同意了,便给了少年500元,于是少年离开家开始寻找他的青春和自我的旅程。
少年来到了一座灯红酒绿的城市,这里确实不再有老师和父母的唠叨,也没有了父母的嘘寒问暖。
500元在这灯红酒绿的城市来说根本就是杯水车薪。没钱的少年想要放弃回家,但是有担心放弃回家会受到家人的嘲笑,于是决定咬牙硬挺。
这个在家从不做任何家务的少年只能去寻找一份打工以维持生计。辛苦一天,只为了自己能有一顿热乎的饭菜和可以遮蔽风雨的住所。这些都是他曾经唾手可得毫不珍惜的东西。
很快,一年过去了,少年刷过盘子,做过保安,当过门童,摆过小摊。少年终于懂得了父母生活的不易和他们对自己真正的关心。
终于在新年到来之际,少年拨通了家里的号码。父亲说,如果你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回来吧。
在电话挂断的那一刻,少年泣不成声。带着给父母买的礼物,这是他用自己的双手换来的新年礼物,少年登上了回家的火车。
这篇文章只讲到了这里就结束了,从中不难看出,其实对叛逆期的孩子,理解比压制更为重要。
为什么会出现叛逆期?因为孩子渴望被认同,并通过这种叛逆的行为来告知世界,自己已经可以独立,而不再是可以随便操控的“棋子”。
这时候的家长千万不能把自己的孩子当成一个小恶魔一般看待,家长可以用自己的成长经历来支持和肯定孩子。家长一定要理解孩子的挣扎,并且期待他们的成长。
很多家长并非是觉得孩子不听话难以管教,而是觉得叛逆的孩子打破了成年人惯有的权威和成人世界的秩序。
尚未进入叛逆期前,孩子意识不到这是一种束缚和限制,而进入了叛逆期后,孩子能意识到社会的规则,一个蜕变的自我意识在迷茫中开始变得跃跃欲试。
但是社会的规则是如此的牢不可破,而青少年成长的力量也不足以挣脱这些规则的限制,因此就会出现各种彰显自我的举动,也许这些举动在成年人看起来是那么的荒诞。
因此,我们在指控孩子叛逆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没给够孩子足够的空间和理解。
有多少孩子在跟父母吵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根本不懂我!”
孩子们已经表达出了父母的问题所在,然而很多父母们依然没意识到这句话是承受着痛苦无处发泄的孩子们全力的呼救和呐喊。
叛逆行为并不是什么不可原谅的错误,没有人生来是完美的,作为家长,要包容和理解孩子,帮助他们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而不是疏远家长,疏远家庭。
随着时代的变化,孩子们接触的信息越来越多,很多叛逆行为都彰显着孩子以他的视角和认知对世界的独特的理解。只有当父母站在跟孩子同一个视角去看待他们眼中的世界,才能更好地去引导孩子们健康地成长。
也有家长担心这样下去放纵孩子不管,任其所为,岂不是会使孩子骄纵过度?
实际上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和温暖的问候,同样也是一种约束。叛逆期的孩子特别在乎面子和自尊心,当家长表现出足够的理解和宽容的时候,自尊心和面子就会促使他们自我约束。孩子们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所以,叛逆期的孩子并不是谁叛逆了谁,而是倔强的孩子在悄悄的自我生长。生命这条旅途中,它终将拥有自己的人生,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