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年轻的女生来访者。因为一直情绪不稳定而且喜欢的课就听,不喜欢的课就不听。无奈之下来这边寻求万主任的帮助。妈妈认为孩子性格不好、心地不好、生活习惯也不好、自控力也差、不爱整理房间、逃课。而且睡觉要抱着毛绒玩具,不然很难入睡。
女生实际上应该没这么夸张,或者说事出有因。而且他们的家庭状况也挺复杂的,爸爸有躁郁症病史,反复发作又反复住院。这个女生从小时爷爷奶奶带大的,所以跟爷爷奶奶比较亲密,教育方式偏溺爱一些。妈妈其实也很辛苦,因为爸爸要经常住院,所以家庭的重担等于压在了妈妈身上。有时候也会情绪不好,会抱怨发脾气。而且有时候跟家里人争吵会把情绪发泄到女生身上。
经过跟女生的深入交流之后,万主任发现其实女生并非想妈妈所说那样。这个女生有很多爱好,喜欢拍摄、运动、看书、小动物。对妈妈其实是非常关心和担心的,所以小时候希望自己快快长大,可现在高二了,快成年了,反而发现自己什么都做不了,什么都做不到。
因此态度日渐消沉,现在每天浑浑噩噩,找不到自己为什么而或者,也不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却努力。
万主任很清楚,问题不是出在了女生身上,而是家庭。这个家庭由于妈妈经常带来负面影响,爸爸又经常住院,女生其实非常喜欢家里人,不管是爸爸妈妈还是爷爷奶奶,她很喜欢一家人和和睦睦健健康康的在一起。但是由于现实的压力给到了妈妈,而妈妈在外工作顶着家庭压力,也很辛苦。
可女生也知道妈妈很辛苦,心疼妈妈,怕妈妈倒下。但她自己又无能为力,因此陷入了一种分裂的状态:知道自己应该努力,可又不知道为什么努力,也没有足够的动力去推动自己努力。
万主任也进行了家庭治疗,也使用了OH卡疗法和催眠疗法,因为症结在妈妈不能理解女生,因此对女生也有很多的误解。这点从开头妈妈噼里啪啦说了一大堆女生的缺点就可以看出,妈妈对女儿的现状非常不满,或者说是女生不符合她心目中女儿的形象,因此经常发各种牢骚。
最后,经过了一个疗程的调整,妈妈已经学会去理解女生,也改变了对女生的态度。而女生也开始愿意跟妈妈表达自己的想法,针尖对麦芒的态势不复存在。虽然也许偶有一些小的摩擦,不过家庭之间本身就需要磨合。
通过本次咨询,女生感觉自己能更好的去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相比之前,暴躁的脾气不复存在,同时也加深了对妈妈的认识,自己更可以以一个平和的态度去跟妈妈进行沟通,同时也找到了自己的动力,为了自己想去做的事而努力,为了保护自己所爱的家庭而去努力。